近日,即将90岁的袁隆平院士接受央视采访的一段视频刷屏了朋友圈,也让老年性听力损失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20多分钟的采访中,袁隆平院士谈梦想、谈担忧、谈身体!尽管对于时间的逝去和身体的衰老,袁隆平院士流露出格外的豁达,但他也坦言听力下降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面对面》也曾于2013年、2016年采访过袁隆平。在之前的两次采访中,因为听力不断下降,记者也需要尽量靠近,并提高声音提问,而袁隆平则往往需要前倾身体才能听清问话。看来袁隆平院士的听力下降也不是近两年的事情了。
为什么袁隆平院士不配个助听器呢?
袁隆平院士在采访中提到,他不是没有配助听器,而是配了助听器不管用。
什么?袁隆平院士的助听器都不管用,那我们还要相信助听器么?
听损老人为什么配了助听器不想用?
2018年末中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49亿,其中≥65周岁的人口约1.67亿。
随着年龄的增高,老年性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5%-40%,75岁以上的比例约为40%-66%,而到了85岁以上,比例则高达80%。
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的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老年性聋的干预方式主要是验配助听器,轻、中度听力损失者,尤其是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率较好者,建议首选助听器作为听力补偿手段。
但是实际应用中,很多老年听障患者买了助听器都不想用,这是为什么呢?
黄治物教授曾在报告中提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助听器没有验配调试好
2.没有使用耳模或耳模不合适
3.助听器使用不当
4.助听器性能太差
5.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和听觉训练
6.耳朵本身辨音能力差
超过60%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干预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助听器的验配没有到位。
一份关于老年人对佩戴助听器的抱怨的统计数据(共106项)显示,其中增益不合适占34%,有杂音、助听器啸叫、使用维护困难各占6%,耳朵不适和噪声环境下交流相对差各占5%。
老年患者助听器选配应注意什么?
老年性聋具有高度可干预性,且效果极显著,如能正确和规范干预,有效率在80%以上。
老年听力损失的治疗和干预与其病因密切相关。首先强调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同时按照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宜的干预方法。早期以药物和聆听训练为主,效果不佳时酌情验配助听器或植人人工耳蜗。
老年患者助听器验配流程
1. 助听器预选
老年听力损失可能存在持续加重的趋势,选择助听器时应留有一定备用增益空间;对年龄较大且手指灵活度欠佳的患者,推荐选配耳背式助听器;对轻、中度听损者可选用较舒适的“开放耳”助听器,也可制作硬耳模。总之,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应尽量避免选配定制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2. 助听器验配
助听器的验配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建议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到专业医疗机构或有资质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验配。验配师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根据患者的感受适当调整助听器参数,增进其对助听器的适应。
3.验配后评估及处置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欲达到满意效果,在验配前、后过程中都要进行精准微调,且避免过多使用程序选择功能。对于学习接受能力良好者,可根据其需求推荐适合的助听器辅助装置。
4. 助听器的使用及维护
应仔细地向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和/或监护人交待使用助听器的各种注意事项。
5. 跟踪随访
助听器验配后要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助听器的使用以及患者听力损失的变化情况,据此优化调整助听器参数或转诊至专科门诊做进一步诊治。
老年患者助听器验配的注意事项
1.遇到以下情况应首先考虑转诊就医,暂时不宜验配助听器:
(1)3个月内的突发性听力损失;
(2)进行性或波动性听力损失;
(3)伴有耳痛、耳漏、耳鸣、眩晕或头痛;
(4)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外耳道狭窄/闭锁。
2. 对于言语识别率过低,有中枢病变和/或认知障碍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应耐心解释助听器效果的期望值。
3. 耳鸣可能会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但部分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鸣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并建议其尝试佩戴助听器。
2019年《老年听力损失诊断和干预专家共识》强调,为老人验配助听器的关键是使其能在不同的聆听环境下轻松理解语言,重新获得对声音的真实感受,最终接受助听器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