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听力好、什么叫听力不好——泉州助听器
别人讲话你都听得见,表示你的耳朵“好得很”、“没什么好检查的啦”?那可不一定。
首先,我们一般说话时的正常音量,大约是60分贝。但看看下表,你也许会有点惊讶:人类耳朵平均能听到的最弱音量,其实应该是0分贝!
通常在临床诊断上,达到听力受损的标准是“20或25分贝”。意思是:当音量必须大于20或25分贝才能被听见时,代表听力异常可能会影响到生活,需要进一步治疗、采取听力保护措施、或配戴听力辅具如助听器等。
所以,别再忽略生活中那些微小声音了,像微风吹过树叶时沙沙作响、或朋友俯在你耳边说的悄悄话。就从现在开始,试着留意自己能够掌握多少“小声的声音”!
当然,要衡量听力,音量大小不是唯一标准。对于不同”音高“的敏感度,也必须纳入考量。
音高是什么?想象你正在弹钢琴,“do, re, mi, fa, so,…”,琴键音是不是有高低之分?这就是音高不同导致。衡量音量的单位是分贝,衡量音高则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高低,单位是“赫兹”。
从出生开始,人耳可听到的频率范围很广,下至20赫兹,上至20,000赫兹。不过,说话时的常用语言音的频率,其实只集中在500~5,000赫兹这一小段。
因此,医生和听力师在评估听力时,通常只检查在500~5,000赫兹、或250~8,000赫兹的范围中,受测者至少需要多少分贝,才能听见声音,也就是听力学中所谓的“听力阈值”。
如同前述,一般在传统听力测验中,“20或25分贝”的听力阈值,常是判断听力正常与否的分水岭。若超过20或25分贝才能听到测试音,则表示有轻重不一的重听情形,如下表所示。
除了常用语言音,高于语音的频率其实也应该被追踪。
根据国内外研究,许多听力问题的早期听力变化,皆发生于8,000赫兹以上的超高频率,例如老年性听力损失。
高频听力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下表整理自2012年,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沟通科学与障碍学系和听力研究中心的学者,针对352名年龄介于10~65岁间、传统听力测验结果正常的民众,让他们进行超高频听力测验,所得出来的统计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