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的“爱耳日”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来看看儿童听力健康科普十问答。
新生儿通常只会被突然的响声引发“拥抱反射”或称“惊跳反射”。拥抱反射是婴儿最具防御性的反射。当母亲或家人突然走到3-4个月以下婴儿的身旁或发出响声时,会发现孩子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拥抱反射。
2个月——能够听见不同声调、强度和音调的声音。
3-4个月——对抚养者的声音有反应,并且可以发出辅音(m、k、g、p和b)和一些元音。
5-6个月——开始咯咯地笑,并发出无意义的咿呀声。
8-9个月——开始理解词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11-12个月——开始理解“奶”或“洗澡”之类的简单词。能说“妈妈”或“吃”之类的词。
孩子很难正确找到声源方向
需要大声对他说话才会有反应
开始说话的时间比同龄人晚
不能正确复述词语,需要家长重复,或者虽然复述但口齿不清
患过可能造成听力损失的疾病
所用药物有听力损失的副作用
所有儿童最初说话时都不是很清楚,但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随着大脑控制的发音器官(声带、舌、齿、唇)彼此配合程度的日益灵活,发音也日趋清楚。一般两岁能够发出汉语四声,如果家长有所怀疑,可以让孩子区分相似声音,例如“马”“妈”的发音是否相同,如声音相同,就点头,不同就摇头,来判断“听”有没有问题。
为孩子选择听力解决方案时最重要的是将所有选择和机会都考虑进去。对于患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的儿童,家长要咨询手术的最佳年龄,以及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康复方法。对于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儿童即使是极重度损失也应该配戴助听器3个月以上证实效果甚微之后再考虑植入式的康复方法。
无论家长决定使用哪种解决方案,每一刻都至关重要。听力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对儿童的口语学习能力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这将影响他们的教育、职业前景和总体生活质量。早期干预为孩子提供言语、语言和沟通技巧发育的最好机会。例如家长在犹豫是否进行植入式康复方法时,先让孩子配戴助听器建立音感对孩子更有好处。
耳科医生会向家长解释儿童的病因、症状及发展趋势。听力专家可以与家长讨论适合儿童的助听设备,并帮助家长做出最明智的决定。其它聋儿家长能够分享康复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聋儿戴上助听器后,不要期待马上就能听到声音并理解所有的话语,而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首先需要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然后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建议初戴时间不易过长,最关键的是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最后应注意助听器的保养。
大多数聋儿在理解别人说话和表达自己意愿时,都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训练孩子对各种声音的辨别力,如听开门声、铃声、电视机声、狗叫声等,还可以让他边听边用手触摸发音物体来感觉声音的振动。再是发展语言能力,先从字开始,然后词,简单的句子,逐步地训练。在此过程中,还应培养孩子看口型说话的习惯,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学到更多的语言。
孩子喜欢活动,容易出汗,汗水会浸入机芯,使用时可用橡胶套、棉线套等套在助听器上,既预防汗水侵入,还可以防止掉落。首选软耳模并随着耳道发育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