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听觉发育进化史
作为食物链的顶端,人类拥有着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一项天赋——语言,而听觉则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美国宾汉顿大学的几位人类学家通过对早期人类化石的研究,从而揭开了早期人类的耳部生理神秘面纱,为人类听觉生理的衍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参考,也为研究语言何时出现这一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角度。
1 美国宾汉顿大学的人类学家期望通过对古代早期人类化石的研究来探索听觉生理的衍化过程,并进一步为人类何时出现语言提供佐证。 他们通过CT扫描得到早期人类化石的断层图,然后用计算机进行3D虚拟重建(如下图): 研究发现:相比于黑猩猩,早期人类的耳道更短更宽,鼓膜面积更小,锤骨与砧骨之间的杠杆比值更小,但是镫骨底板的面积仍然较小。 2 研究人员对不同属的早期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并将得到的结果与黑猩猩和现代人的听力曲线进行比对。 该研究中使用的早期人类化石主要有三大类: 1 非洲南方古猿 已灭绝的人科动物属,被认为是从猿到人转变的第一阶段,存活于200多万年前。 2 罗百氏傍人 一般认为由南方古猿演化而来,存活于200-120万年前。 3 胡瑟裂谷中的 早期人类化石 胡瑟裂谷中的早期人类化石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存活于43万年前。 研究发现,现代人耳的听觉范围从20——20000
Hz不等,听敏度最高的频率范围为125——8000 Hz。 相比于黑猩猩,非洲南方古猿和罗百氏傍人的听敏度更高,可听范围包括1-6
kHz; 胡瑟裂谷中的化石样本与现代人拥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听力曲线; 而非洲南方古猿、罗百氏傍人与现代黑猩猩的听力曲线相近。 早期人类在1-3
kHz范围内的听力要好于黑猩猩和现代人类,这可能是因为环境变化所致: 由于1200多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使得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得不从热带雨林变为热带草原。 这种听觉感知特性的出现,有利于早期人类在热带草原上的生存。 但这并不代表早期人类已经具备了语言能力。因为在人类学家中有这样一个共识:早期人类所具备较小的脑部组织、类人猿的头盖骨及声腔结构不足以形成语言。 从人猿到现代人类,听觉也在不断的环境变化中发生着改变。 如今,现代人类可以利用听觉对声音定位、及时发现危险并进行沟通交流。 “听”已成为现代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保护听力、了解听力科普知识更成为关注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
热带草原的环境相对开阔,声波的传递速率不及热带雨林,因此在草原上的交流多采用近距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