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其实是不用刻意去掏的,而且把耳朵掏得太干净小心患耳病。很多人难以理解,耳朵干净了,怎么还会患耳病呢?
从外耳道向内看去,耳朵眼儿里有一些黄色小碎片,俗称‘耳屎’,学名“耵聍”。很多人(尤其某些年轻女士),认为它很脏,经常找一些工具掏一掏,不仅给自己掏,更愿意给别人掏,发卡,耳挖勺,棉签一起上,掏之以图后快。殊不知,耳朵掏得太干净也容易生病。
耵聍是外耳道内的耵聍腺分泌的,遇空气后干燥成片状,它有保护娇嫩的外耳道皮肤的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它不断被分泌,并通过下颌关节的运动向外排出,不会积存。掏耳太频繁,会损伤这种自然过程,耵聍分泌会变的更多,长期的硬物刺激会使外耳道皮肤产生慢性炎症,人会觉得耳内发痒难忍,愈发想掏。如在潮湿的季节,损伤后游泳或进水,还也可能出现外耳道湿疹。另外临床上经常可以遇见因掏耳朵时被碰撞而误伤鼓膜者。
因此要改正掏干净的错误概念,如是儿童最好定期到医院去请医生用专用工具来处理。